第二讲:“合理分配左右手”和“和弦连接”
第一个概念:什么叫和弦的“根音”、“三音”和“五音”?

图一
我们之前提到过三和弦是由三个音构成的,如图一所示,可以把每个音符都当做和弦最底下的一个音,往上叠一个三度音和一个五度音,构成三和弦。
至于红框内的白键可以构成多少个三和弦,我们已经在上一讲提过,这里就不再赘述,仅用C大三和弦进行讲解。
C大三和弦,包括了1(do)、3(mi)、5(so)三个音,1(do)被称作和弦的根音,3(mi)是它的三音,而5(so)是它的五音。
总结:用任何一个音符,构建一个三和弦,初始的音符被称为根音,和弦最上方的音被称作五音,中间的音称为三音,如图二所示。

图二
第二个概念:弹琴过程中,如何把和弦的根、三、五音分配给左右手呢?
大家都知道,钢琴是双手乐器,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把一个和弦内的音,正确分配到左右手弹出来。
由于还在入门阶段,我们这里只讲一种“1+3”的弹奏方法。
简单说来,就是左手只按和弦根音,右手按一个完整的和弦。
可能大家不太理解,我们以Em小三和弦为例来进行讲解,如图三所示:

图三
从图三可以看出,在弹奏一个Em和弦的时候,左手只需弹单音3(mi),而右手需要弹3(mi)、5(so)、7(si)三个音。
归纳:“1+3”的弹奏方法简单来说就是,左手弹和弦根音,右手同时按下和弦的根、三、五音。
第三个概念:如何进行和弦之间的连接?
所谓连接,就是一个和弦进行到下一个和弦,可能你会觉得很简单,但这对弹唱来说意义重大。
不过,在讲这个概念之前,希望大家记住一个概念:在一个和弦里,根音是基础,任何和弦,都要从根音开始构建。
由此,我们就知道,只要左手弹根音,就已经确定了这个和弦,那么右手弹奏音符的顺序被打乱了,也不会对这个和弦产生影响。
可能说到这里,大家会有点迷糊,那咱们先放一放,来看另外一个概念:什么叫把位?

我们以F大三和弦举例:众所周知,F大三和弦的根音、三音、五音分别为4(fa)、6(la)、1(do)。
就像数学里面的排列组合一样,4、6、1这三个音在键盘上也有几种排列组合,而每种排列组合,又分别取了一个名字。
4(fa)+6(la)+1(do)称为原位;6(la)+1(do)+4(fa)称为第一转位;1(do)+4(fa)+6(la)称为第二转位。
总结:根音+三音+五音为和弦的原位;三音+五音+根音为和弦的第一转位;五音+根音+三音为和弦的第二转位。
好了,说完以上两个概念后,我们就可以开始说和弦连接了,先以C和弦到Am和弦的连接做演示:
第一种方式、

C和弦弹奏演示

连接

Am和弦演奏演示
第二种方式、

C和弦弹奏演示

连接

Am和弦弹奏演示
拓展:不难看出,第一种方式是从C和弦的原位开始,第二种是从C和弦的第二转位开始,那从C和弦的第一转位开始到Am和弦该如何做连接呢?
这就要交给大家在生活中尝试一下啦~
总结:
①左手弹奏和弦根音,连接上可以比较自由,往上或者往下进行都可以。
②右手要尽量保持按键位置不变,如上图所示,在和弦转换的时候,有两根手指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。
这样做有两个好处:其一、在听感上比较平稳,无论自弹自唱或者给别人伴奏,我们都需要保持伴奏能够平稳进行。
其二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弹奏的难度,不用频繁的移动右手位置。
③对于起始和弦的把位没有特别的要求,一般整体伴奏的音域(你可以简单认为是第一讲提到的音区)要低于旋律的音域位置即可。
④这只是两个和弦之间的连接,如果遇到更多的和弦进行连接,要根据前后来进行讨论,不过仍要遵循尽量减少右手频繁移动位置的原则。